北演新闻
作者:北演公司
来源:北演公司
时间:2019-12-23
分享到:

【业务动态】第三届老舍戏剧节举办《北京呼唤什么样的戏剧节》研讨会



2019年12月11日,第三届老舍戏剧节研讨会《对话:北京呼唤什么样的戏剧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这是一个闭门会议,没有媒体,也没有观众。老舍戏剧节总策划林礼斌先生满是真诚地表示了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把专家们聚在一起为老舍戏剧节“把个脉”,希望大家能“敞开聊”。


2019年12月11日,第三届老舍戏剧节研讨会《对话:北京呼唤什么样的戏剧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这是一个闭门会议,没有媒体,也没有观众。老舍戏剧节总策划林礼斌先生满是真诚地表示了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把专家们聚在一起为老舍戏剧节“把个脉”,希望大家能“敞开聊”。

 

老舍戏剧节总策划林礼斌

北京是戏剧文化重镇,每年各个戏剧节轮番登台,那么,北京到底呼唤什么样的戏剧节呢?老舍戏剧节又该如何突破呢?各位专家老师都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在老舍戏剧节三岁的末尾,站在第四年边儿上,我们召开此次研讨会,总结经验,直面问题,现将研讨会内容摘录做如下分享。

主持人:程辉

此次研讨会主持人是戏剧评论人、策划人程辉老师,他也是老舍戏剧节艺委会发起人之一。在此次研讨会上,程辉老师作为从第一届一路走到今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如今又把大家聚在研讨会上讨论老舍戏剧节的未来,北京这个城市到底呼唤什么样的戏剧节。

程辉老师在会上也说了很多肺腑之言,关于起初为什么要用“老舍”的名字来命名戏剧节,当时想到的是“文学性”这样一个概念,如果一个戏剧节仅仅做成一个剧作家的戏剧节,就有一些难度,因为老舍先生并不是以剧作作为他的主要创作方向的,他的作品有限,就想到了文学性,这样一个角度,包括老舍先生的创作经历、他的国际化、他的亲民,他的北京特色等,老舍戏剧节都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张扬”。

尹衍彬

北京人艺演出中心主任

老舍戏剧节在未来的发展上,要有以下几方面关注。第一,要有一个非常重的主题,老舍戏剧节肯定是以老舍先生为核心。第二,每年固定在某一个时间举办。另外,整合落地场馆周边的所有资源。

江涛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

从营销环节方面,拥抱当下新的形势,我们要面对新常态。在目前的审美、传播方式、观众的喜好下,宣传营销要寻求“戏剧出圈”,拥抱粉丝经济,这个东西不用忌讳,我们需要在传播方式上做一些新的努力和创新,让更多人参与到戏剧里面,只有群众基础足够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高音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老舍戏剧节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人、一座城、一台戏。北京城和老舍的关系是我们特别要抓住的东西,有怀旧的情绪在里面,也有国际性的东西在里面,这样老舍文化的符号就丰富了,可持续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黄盈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在每一届剧目组织的时候,就像我们对老舍先生的概念有分影一样,要有核心的产品,有出圈的外延。从剧目组成来讲,每年都需要排一部跟老舍先生原作密切相关的作品。同时,还要有延展性甚至是跨界的作品。

梧桐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

我清楚的记得两年前第一届的研讨会,也是这样一个方桌会议,是在天桥艺术中心,当时写了一篇文章,我提了三个关键词,就是呼应“北京需要什么样的戏剧节”。我当时是三个观点:“有灵魂、有态度、有未来”。我现在还是这样一个态度。这个戏剧节如果有灵魂、有态度,它就有未来,它就可以持续发展。

李方

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廊坊) 剧院总经理

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小剧场、大剧场,我们还是在固定的场地上看什么样的形式内容适合这个场地。老舍戏剧节也可以考虑在内容或者在形式上突破一下,与观众的匹配度,或者是人流更贴近一些。

回到戏剧节本身来讲,可以有一个主单元,再延展出来一个其他单元,给年轻的导演一些展示,也要拉近跟年轻观众的距离。

李唫

博士

我希望老舍戏剧节不光是给北京人做的,也给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做,我希望他们也能融入,这一点是我特别希望看到的。还有一个福利问题,既然搞戏剧节,给我们剧场的观众和老百姓到底能做到什么福利,这是现实的问题,怎么个折扣、怎么个通票?另外,还是希望有爱,我们的初心都是有爱的,我希望戏剧节里面,把初心有爱的人聚一聚,这样的话,生命力是强的。

张朝慧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现在戏剧对演出市场的推广非常大,整个市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我们怎样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把北京的节做得有内涵。说到机制和模式,我非常希望是政府带动,企业运作,专家推进、协助、指导。

赵立新

演员

在老舍戏剧节甄选戏剧剧目的时候是怎么来做的,有没有奖赏制度?如果没有的话,我建议我们有一个奖励制度,有一个老舍戏剧节的奖杯,一方面是我们对外有一个态度、一个标准,大家也会有一个在创作中的方向,更增添了戏剧节的魅力。

李东

一级演出监督,制作人

第一,老舍是一个宝藏,对老舍先生宝藏的挖掘,这个事肯定是对的;第二,已经从所有的门类里面把戏剧摘出来了,戏剧的内涵和外延也非常大,要有一个限制。第三,这个“节”已经告诉我们,老舍戏剧节一定要办成”节”的样子,要面对更多的大众,要欢快,要在空间、节目、所有的运行上,要按照“节”的方式来办。

林克欢

戏剧评论家

随着观众文化的提高,他对剧目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些年我们得益于大量的引进世界各国的优秀节目,极大的拓展了观众的艺术视觉,也改变了观众的口味。所以,今天我们主流戏剧在世界优秀剧目的对比之下已经很难立足,我们这个艺术节究竟要面向什么观众?要完成什么任务?今天我们市场运作是必须的,不需要避讳商业运作。

张向阳

老舍戏剧节宣传总监

今天的城市创作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特征,第一,体现人与城市关系的思考,首先应该是捕捉城市的性格,发掘出人际关系变动的实质,从权利关系,社会分工,阶层结构,组织机构等等构成的这些格式化的东西。第二,心灵视野是人和城市的生命连接,格非早年笔下的花家地,帕默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王安忆笔下的上海,都是让人深情眷恋的多重复调的复杂挽歌。北京的创作更强调呈现时间纠缠,在变革背后新人性和旧人性的交叠,光亮与幽暗的并存,传统和现代的交织。


彭涛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老舍戏剧节,无论如何要有点老舍的东西,希望老舍的痕迹在这个戏剧节上通过一种机制、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在戏剧节上固定下来。

第二,老舍戏剧节不是一个老头、老太太的戏剧节,应该是一个年轻人的戏剧节,所以非常期待有一个青年竞演的单元。

第三,希望我们剧目的选择,每年起码要有两部重头戏。

最后,希望戏剧节的时间安排能够紧凑一些,我觉得一个戏剧节在我看来一定是在一个月之内,不能超过一个月,否则大家关注的热情就被分散了,戏剧节的整体品牌效应就会衰减。

李静

剧作家、评论家

北演在做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个戏剧节不应该由一个公司来承担,这是一个巨大的精神任务,让一个公司来承担是极其不科学的。如果真要把老舍戏剧节办成我们心目中的老舍戏剧节,要打破所有的壁垒,成为北京市乃至整个城市的戏剧节。

张鹏

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对于老舍戏剧节我有两句话:第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第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阳智刚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刚才梧桐老师提到了三个关键词:灵魂、未来、态度。我们这个节,灵魂,毫无疑问是有的。态度上,我也表个态,下一步我们要下点笨功夫,用点慢功夫,打磨精品。北演公司内部管理上也会把老舍戏剧节这个项目作为一个重中之重。从第四届开始,我们瞄准一个更高的方向,值得做、应该做之外,我们还要马上做,争取每年都有进步。

 

北演订票热线

4006096260